宿州:让节水成为实实在在的自觉行动
对于水资源,普通市民的认识是模糊的、不完全的。许多人认为,自来水是自来的,是用不完的,这种对于“水”的认识是错误的。
首先,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根据2018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2018年,全国水资源总量27462.5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6323.2亿m3,地下水资源量8246.5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39.3亿m3。我国水资源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1968.1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作为皖北城市的宿州,人均水资源量更是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宿州市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宿州市2018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48.8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859立方米,为严重缺水地区。在水资源贫乏的现实下,让有限水资源在经济生活中发挥最大化的作用,我们只有合理进行资源配置、积极开展节水行动。重视节水、倡导节水、推进节水、宣传节水,才能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近段时期以来持续的旱情对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2019年夏秋季,因旱情持续,安徽合肥、阜阳、滁州、宿州、亳州等城市均出现城市供水严重紧张的情况。为尽可能合理利用仅有的淡水资源,保障群众生活用水,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于当年11月份呼吁,必要时将实行节水管理,呼吁广大居民节约用水。进入2020年以来,省内降水仍然偏少。安徽省气象部门2020年4月发布数据,全省平均降水量4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成,截至4月底,合肥以北出现轻到中等旱情。
在安徽北部的宿州市一年来的降水量同比下降也较大。据宿州市2020年4月份《宿州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数据,2019年宿州市全年降水量为606.9毫米,而2018年全年降水量为1040.8毫米,同期降水量下降了41.69%。这些降水量中,有1/4补给到地下水中,支撑着宿州市的生活、生产等用水需求。降水量的下降,也意味着宿州市生活用水、非居民用水的源水存量减少,给城市生产、居民生活的自来水供需带来矛盾。炎热的天气下,我们经常看到有人用皮管子接到消防栓上浇花、浇树、洗车。人们对这种现象的熟视无睹和习以为常,是十分可怕的。一方面是庄稼在旱、供水紧张,一方面是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水资源科普宣传、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还要清醒认识到,地下水量在减少,而城市人口却在增加。水利部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当前增长1300亿至2300亿立方米,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对于宿州市而言,人口增加与水资源减少的矛盾也在加剧。根据《宿州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8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56.56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68.14万人,城镇化率42.74%,比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根据宿州市水利局《2018年宿州市水资源公报》:2018年宿州市水资源总量48.81亿立方米。全市总用水量9.87亿立方米,较2017年减少0.03亿立方米。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859立方米,人均用水量174立方米。这个一增一减的对比,从数字层面印证了人口增加与水资源减少造成的自来水供需矛盾是十分突出的。
切实地、全面地认识到我们水资源的现状,对于我们开展水资源综合配置和节约用水协调行动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更合理、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呢?
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一是对居民用水实施阶梯水价,持续利用价格杠杆限制超量用水。二是对非居民用水实施计划用水,通过完善用水单位的用水定额限制非生活用水。三是推进节水型单位、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居民小区等节水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节水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加强节水设施“三同时”措施管理。从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到投入使用,均加强节水措施审查,确保节约用水设施与主体建设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五是强化城市节水管理。建设中水厂、中水管网、中水加水站、中水公厕、中水喷泉、中水水鹤、中水消防栓等,不断提高中水利用能力;促进工业用水使用中水,限制使用自来水;严格管理水源地,严禁使用自来水灌溉农田;推广节水型器具,把这项工作作为考核节水型单位的重要指标;加强消防栓管理,严查利用消防水浇花浇树洗车行为。六是强化节水宣传工作。通过报纸、电视、网站、微信微博及户外墙体和电子屏、公交车、各单位宣传栏、电子屏等方式,开展“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开展“世界水日”“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主题宣传活动和“节水在校园”“节水在社区”“节水在企业”“节水在公共建筑”等专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水厂开放日”专题活动,让广大居民了解“自来水从哪里来”及“来之不易”,用实例倡导市民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科学用水。
作为缺水型城市,宿州市及至安徽省水资源开发利用需要开源与节流并重,除了做好水源利用规划,还要大力提倡节约用水。通过各种措施和宣传手段,呼吁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2020年5月10日至16日是第29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主题是“养成节水好习惯,树立绿色新风尚”。在节水宣传周里,以节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如何让宣传效果更加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还应该从树立正确的水资源认识观、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上入手。只有持久地开展水资源科普知识宣教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才能让节水成为人们实实在在的自觉行动。只有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才能实现从“要我节水”到“我要节水”的思想转变,建立节水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文:宿州供水公司 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