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放心!北控水务战时响应,全面坚守北京区域!
截至目前,北控水务北京地区项目公司果断行动,在海淀区、昌平区、门头沟区、大兴区、通州区等项目所在区域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坚守,确保生产运行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硬”。
@北京市海淀区
北京稻香湖再生水项目 把牢四道防疫“关卡”
在接到疫情警报的第一时间,北控水务北京稻香湖再生水项目立即启动高级别响应机制,并结合前期防疫工作的成功经验,组织协调厂内各部门全员联动,把牢疫情防控的四道防疫“关卡”。

▲进入厂区有专人进行体温测量与登记(左);对厂区及办公区各个角落严格消毒(右)
稻香湖项目与排水所合署办公,且厂区正在进行现代化工厂建设工作,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较多、人员结构复杂,管控难度高。对此,项目部与相关方第一时间签订疫情防控管理协议,建立应急响应机制,设立各条线人员情况日报告制度;现代化工厂建设管理团队严格履行监管执行,会同施工单位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逐个信息核查及确认登记工作,做好“建设关卡”,全面保障水厂现代化建设、疫情防控、生产运营安全推进。项目公司对所有出入厂区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核查与消毒,并引导测量体温并实名登记,与水厂生产经营无关者严禁入内,排查外来相关方及员工是否属于“十类人员”,把牢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卡”;在“饮食卫生关卡”,要求严把食材来源关,不采购无来源或不合要求的食品;对厂内公共区域、卫生间、垃圾房等加强清洁和消毒,严守“卫生关卡”;在生产运行方面,对进出水投加次钠进行有效消毒,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扎实筑牢抗疫防线。
项目小档案
稻香湖再生水项目作为北方地区第一个投入运营的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总设计规模26万吨/日,一期已建成规模8万吨/日,服务人口超100万人。该项目采用十余项前沿水处理技术,出水水质达到全球较高的水质要求。
@北京市昌平区
北京昌平沙河再生水项目 抗疫情保运营毫不松懈
为保障每一名员工健康安全和生产经营平稳有序,北京昌平沙河再生水项目严格落实各项要求,统筹安排防疫和生产保障工作。

▲进入厂区加强体温监测与登记(左);厂区内部加强消毒工作(右)
项目公司高度关注北京疫情动态,实时在工作群上报相关信息,提醒全厂员工远离高风险地区,并每日统计员工行程及健康状况等信息;员工及外来人员进入厂区必须出示北京健康宝绿码,并进行体温监测与登记,接受排查“十类人员”,“高危地区”人员禁止入厂;厂区内部对办公区域、各设备间进行每日2次消毒及定时开窗通风,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在生产运营方面,加大对进水的监测频次,密切注意进水水质水量变化,结合实际情况投加消毒剂,力保抗击疫情和生产运营毫不松懈。此外,强化运行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对经常接触的池上栏杆、配电室及生产设备间等进行消毒,对于与污水、污泥直接接触的防护用品,在厂区设置专门回收箱回收,禁止员工将生产防护用品携带进办公区及厂区外部。
项目小档案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再生水项目属于特许经营项目,共分为两期。项目一期规模为3万吨/日,采用A2/O+MBR技术;二期规模为6万吨/日,采用MBR+臭氧接触氧化工艺,项目一期、二期出水水质均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北京市门头沟区
北京清源污水净化项目 7座厂站严格防护无死角
北控水务位于门头沟区的北京清源污水净化项目迅速做好新一轮疫情防控准备工作,确保及时准确掌握人员动态、各厂站安全稳定运行。接到疫情防控通报后,项目公司通过内部工作群立即开展全体员工行程及“十类人员”排查,第一时间确认员工有无接触情况。

▲项目公司内部迅速开展员工行程及接触情况排查
针对北京疫情新态势,公司立即组织项目所辖7座厂站员工对生产、办公等区域开展专项消毒工作,并要求将消毒工作每日常态化,做好消毒记录;严格做好各厂站出入人员风险排查、登记管理、体温监测、健康码查验;保障厂站人员防护物资配备到位,并定期对防护装备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在工艺调整方面,结合各厂站运行及设备现况,通过加大臭氧、次氯酸钠投加量等方式强化消毒处理;加强水质化验检测的同时,增加进出水余氯指标检测,确保水质细菌学指标符合要求,全力保障出水严格稳定达标。
▲人员进出厂站需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并登记
项目小档案北京清源污水净化项目下辖潭柘寺镇污水处理厂、军庄镇污水处理厂、妙峰山镇污水处理厂、大台办事处污水处理厂、王平镇第二(韭园)污水处理厂、王平镇污水处理厂、雁翅镇污水处理厂7座厂站,总处理规模为1.95万吨/日,总服务人口约6.4万余人。
@北京市大兴区
北京市大兴区瀛海再生水项目 全面配合区政府防疫措施升级
地处“中风险”地区的北控水务大兴分区中心在集团紧急部署下,配合大兴区政府战时机制重启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正式发文要求所属在建工程和运营项目全面恢复此前北京市公共卫生二级响应时期的防疫措施,包括对工地现场恢复全封闭化管理,落实每日消毒、测温、进出场验码登记等措施。
大兴分区中心组织专门力量对员工和外来人员进行“十类人员”专项排查,做到“应查尽查、应检尽检”,共对在建工程千余人、一线人员家属和运营人员200余人进行了摸排;督促部分曾路过新发地和中高风险区域的员工积极配合大兴区防疫中心进行核酸检测;调查全员家庭住址和共同居住者信息,全面做好配合区政府防疫措施升级的相关准备。

▲项目员工正在对厂区进行消毒
北京市大兴区瀛海再生水项目迅速组织各部门力量恢复一级防控。水厂严格落实全体生产人员作业个人防护措施,进一步强化人员进出登记管理及体温监测,并建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对水厂各区域特别是涉污水区域,进行全方位、全覆盖式消杀工作;科学合理投加消毒药剂,确保出水稳定达标;在保证水厂正常生产运行的情况下,为保护员工安全,暂停洗膜等需大面积接触污水的作业。项目小档案
北京市大兴区瀛海再生水项目一期处理规模为0.8万吨/日,提标扩建后总处理规模为3万吨/日,是大兴区人民政府为加强瀛海镇可持续发展、保护首都南城生态环境重点推进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北京市大兴区
新凤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 开放段区域全覆盖式消毒

▲项目员工正在对新凤河流域开放段进行消杀
为保障新凤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所属水厂、农村场站、水环境项目开放区域的安全运行,为新凤河流域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休憩场所,项目员工坚守岗位,严阵以待。除项目办公区进行全面消杀及员工严格信息核查、测温等工作,保障员工健康安全外,各项目运维属地和项目驻地每日按小时执行公共卫生、安全、环保巡查工作,特别是在项目开放段区域的消毒工作,绝不留下任何死角;同时配合当地社区在明显区域设置温馨提示牌,提醒居民做好个人防护。项目小档案
北京市大兴区新凤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是国内近年来比较典型的以流域为治理单元的北方缺水型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流域面积166.4平方公里,项目治理共涉及23条河渠110公里。工程内容包括截污治污、生态环保清淤、面源污染控制、再生水资源优化利用、人工湿地、河道水生态修复、城市及郊野公园建设等。
@北京市通州区
通州区萧太后河改线工程项目 全力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目前,通州区萧太后河(环球影城段)改线工程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针对疫情防控的最新动态,项目公司安排专人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进行体温监测、人员登记和“十类人员”排查,并对暂时无使用需求的出入口采取封闭管理;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办公区实施24小时值班和巡逻制度;每日定时定点对各区域进行消毒;同时确保物资充足,全力保障项目顺利、正常推进。此外,对于项目部周边居民在经过项目管理范围时,项目设置了专人对居民进行测温。

▲项目部员工对经过萧太后河项目管理范围的周边居民进行体温测量
项目小档案北控水务负责建设实施的通州区萧太后河(环球影城段)改线工程项目是保障通州区环球影城防洪安全,打通排水出路,提升区域内水环境品质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建成后,可提高萧太后河防洪标准,有效改善河道两岸生态环境,提升周边土地价值,具有显著的防洪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防控形势严峻
但警惕≠恐慌
战胜疫情
离不开科学防控和有效行动
作为北京市属国企
北控水务
将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落实落细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
守护辖区水资源安全
请首都人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