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汛期如何保障城市供水体系正常运行?成都做了这些准备

发布日期:2020-07-14 来源:封面新闻
  自今年进入主汛期以来,我国多地持续强降雨,多条河流超过可能发生险情的超警戒水位。据国家水利部相关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累积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6%,共出现19次强降水过程,共有148条河流发生超过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
  在成都,由于前两年城南区域连连遭遇大雨内涝现象,不少市民关注“成都今年防汛形势如何”“如何加强汛期监测”“有否有针对性的应对准备”等问题。
  7月7日,成都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做客《成都面对面党风政风热线》,回应了市民们关心的问题。
  成都市水务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程培哲表示,今年成都的防汛形势比较严峻。据气象部门预测,成都7月、8月、9月的降雨比历史同期偏多一到两成。目前,成都市水务系统已经做好相关的防汛准备工作,包括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汛指挥机构、对成都市防汛预案进行完善、针对重点薄弱环节做好排查和整改等工作。
  “据我们对整个汛期的判断,成都主要的防汛重点集中在江河、水库、山洪、城镇内涝、在建水利工程。”程培哲说,针对这些防汛重点,成都在汛前已经开展了相关的预警、预测以及整改措施。
  如果超量洪水来了,如何保障城市供水体系正常运行呢?成都市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障汛期用水安全,成都在水源调度方面建立了联调联动机制,成都市水务局、省都江堰管理局、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紫坪铺水库管理公司等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参与水源调度协调联动,通过强化信息沟通和共享,协商研究应急方案等举措,基本形成了省市水管单位联动、多部门协作的供水应急体系,保障水厂正常生产。
  同时,为有效应对汛期供水突发事件,城市供水企业也做了相应的应急处置准备。自进入汛期以来,成都在取水水源上游近100公里流域,设置了20余个水质监测点,采取人工值守、仪表监测等方式进行实时监控,能提前8至20个小时对水源进行提前预警,为处置供水突发事件赢取准备的时间。
  成都市水务局提醒市民朋友,汛期如要前往西部沿山地区,要提前关注天气情况,如有暴雨或有持续性降雨,要及时取消行程。 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