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从水源地到水龙头,优质自来水汩汩润万家

承担南通主城区供水任务的狼山水厂,日供水能力60万立方米。许丛军 摄
提质扩能,从“合格水”变“优质水”曾经,受内河水质下降等因素影响,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受到威胁。为彻底改善饮用水水质,确保居民喝上优质长江水,21世纪初,南通在苏中地区率先实施区域供水工程,截至目前,南通市区已先后建成狼山、洪港、崇海等3座主力水厂,日供水能力达200万立方米,南通区域供水乡镇覆盖率达100%。

狼山水厂平流沉淀池。许丛军 摄
进入“后区域供水”时代后,南通又陆续启动水厂深度处理升级改造工作。为区域供水服务的80万立方米/日的崇海水厂,以及60万立方米/日的洪港水厂均已完成深度处理升级改造,为主城区服务的60万立方米/日的狼山水厂深度处理改造也即将告竣,通过“常规+深度处理”的组合模式,完成从供应“合格水”向“优质水”转变。6月底,狼山水厂30万立方米常规工艺改造工程已全面通水,通过超滤膜技术处理后的水质更佳、口感更优。“其实,现在的常规水处理工艺已经可以媲美部分水厂的深度处理工艺,而在此基础上,水厂又通过工艺,进一步去除水中有机物和微生物,有效降低水中氨氮等的含量。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水质将优于国家标准,基本接近欧盟标准。”南通市水务公司副总经理郁振标说,待狼山水厂全面改造完成后,南通将实现水厂深度处理全覆盖。在对现有水厂提质升级的基础上,南通还积极推进区域供水重点项目李港水厂建设,缓解不断增长的供水需求压力。眼下,李港水厂项目(一期40万立方米/日)已完成设计招标,确定设计单位,基本完成规划,目前正进行土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和施工图设计,预计年内开工建设。
设施改造,打通安全供水“最后一公里”

老小区供水管网改造。江建华 摄
近年来,随着南通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老小区供水安全及质量问题逐渐显现,如供水管道老旧腐蚀、地基下沉等,导致管网漏损、抢修次数频繁,给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不便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南通市水务公司积极推动老小区管网改造,将供水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切实保障老小区供水管网及水质安全。2016年至2019年投资约5000万元,完成民主新村、金鑫苑等28个小区595幢房屋管网改造共计49公里,惠及居民22000户。今年,老小区管网改造被列入南通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南通市水务公司将这项任务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提前谋划摸底,制订改造方案,利用老小区综合改造的契机,同步对学田北苑、易家桥新村、虹桥新村等3个小区共计102幢房屋的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升级。上个月,学田北苑31幢房屋的供水管网已全部改造结束。
截至2019年年底,南通市区累计已有160个老旧高层小区的二次供水泵房完成改造,惠及居民约5万户。今年又将完成30个小区的二次供水泵房改造,改造后的泵房不仅现有设备提档升级,还将安装门禁、监控、安防等设施,泵房安全性能进一步提高,高层住宅用户水压不稳的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从源头到水龙头,“放心水”流入千家万户
在狼山水厂取水泵房,通过实时监控系统,记者了解到原水通过取水泵进入厂区后就进入了自动检测仪以及泵房值班员、水厂化验室、公司水质中心组成的三级安检网络中,经过自动检测、参数对比分析、人工检测、“常规+深度”制水工艺、加氯消毒等一系列流程后,最终由在线仪表对出厂水进行入管网前检测,经过检验合格的自来水才能通过出水泵房加压,输入城市水脉。
8月18日上午10点30分,烈日炙烤下,崇海水厂值班长顾辰菲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巡回检查。作为南通区域供水的“主力军”,崇海水厂承担着通州、如东、启东、海门区域的供水任务。连日持续高温天气让水厂日供水量屡创新高,为了确保高峰供水安全无忧,值班人员每两小时就会到加矾加氯间、砂滤池等现场进行巡回检查,确保各项设备运行稳定,保障出厂水质安全。
从长江取水口出发,经过重重“考验”的自来水在出厂后进入供水管网,依旧要经历层层严密监测。南通市水务公司在纵横交错的管网上监控着160个点的水质数据,并与管线测压点、测流点等监测数据一并接入公司生产调度系统,实现管网水24小时实时监控,掌握水质变化动态,全程守护水龙头前的水质安全。而在水质中心,检测人员定期对管网水质进行42项常规项分析、106项全分析,并通过30多个的管网水质监测点对管网水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水质优良。
“不安全的水不进厂,不合格的水不出厂,不达标的水不进网”。从源头到水龙头,优质安全的自来水通过城市管网不断流入千家万户,滋润着市民的美好生活。(作者: 俞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