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深夜,当城市的灯火渐次熄灭,图塘路施工现场却被探照灯映照得亮如白昼。为配合城市污水管道建设,DN400的城北供水主管道必须在6小时内完成移位,溧阳水务工程一队在此打响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城市血管”保卫战。
午夜零点,切割机迸射的火花刺破夜空,与发动机的嗡鸣交织成特殊的交响。施工科科长周春伟紧攥对讲机说道,“这根管道是城北供水动脉,我们只有6小时施工时间,绝不能超期”,十余名施工人员的身影在光影中不停穿梭。
凌晨3点,基坑内水雾与汗珠在探照灯下凝成朦胧的光晕。59岁的焊工王师傅摘下护目镜,抹去镜片上的水汽,在狭窄空间里完成最后一处法兰对接。其他工友们轮番钻进基坑作业,深蓝色工装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盐分在布料上析出白色的结晶,如同大地在深夜结出的盐霜。这支“水务铁军”在短时间内精准切除旧管道,并同步完成新管道的焊接、防腐、支墩浇筑三道关键工序,创下同规模工程速度新纪录。
清晨5点10分,新管道注水测试一次成功。副队长刘云快步拧开路边的消防栓,清洌的水流奔涌而出,此时距离停水公告上的“早上6点恢复供水”还有40多分钟,沿线3个社区的千余户居民对这场凌晨的地下管道移位工程毫无察觉,厨房的水龙头里早已流淌起如常的清澈。
这场持续6小时的无声战役背后,是十几份未动的盒饭和多双磨破的手套。当第一缕阳光爬上临街的窗台,人行道上的路砖已恢复整齐,沾满泥浆的工程车也已悄然撤离,唯有地底新铺的管道正将生命之水送往千家万户。